任何一种加工方法获得的精度只在一定范围内才是经济的, 这种一定范围内的加工精度即为该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它是指 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 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相应的表 面粗糙度称为经济粗糙度。在选择加工方法时,应根据工件的精 度要求选择与经济精度相适应的加工方法。因此选择表面加工方 法,除了考虑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精度要求、零件的材料 等,还要考虑加工的经济性。
数控加工应怎样确定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 度的要求。由于获得同一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有许多, 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热处理 要求等全面考虑。例如,对于IT7孔采用镗削、铰削、磨削等加 工方法均可达到精度要求,但箱体上较大的孔一般采用镗削,较 小的孔选择铰削,而箱体上的孔不宜采用磨削。此外,还应考虑 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要求等。机械零件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都是由平面、外 圆柱面、内圆柱面或曲面、成形面等基本表面组成的。下面列出 常见表面的加工方法及达到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等级等。设计者 可据此选择相应的加工方法和方案。
数控加工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主要有车削和磨削。当表面粗糙度要求 高时,还要经过光整加工。
(1)最后工序为车削的加工方案,适用于除淬火钢之外的其 他各种金属。
(2)最后工序为精细车或金刚车的加工方案,适用于精度要 求较高的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3)对表面粗糙度要求高而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外圆,可采 用滚压或抛光的方法。
(4)最后工序为磨削的加工方案,适用于淬火钢、未淬火钢 和铸铁,不适用于有色金属,因为有色金属韧性大,磨削时易堵 塞砂轮。
(5)最后工序为光整加工,如研磨、超精磨及超精加工等,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一般在光整加工前进行精磨。
数控加工内孔的加工方法是什么?
内孔表面加工方法有钻孔、扩孔、铰孔、镗孔、拉孔、磨孔和光整加工。选择时应根据被加工孔的尺寸、加工要求、生产条件、批量的大小及毛坯上有无预制孔等情况合理选用。加工精度为IT6级的孔,最后工序采用手铰、研磨或珩 磨、精细镗等均能达到要求,视具体情况而定。
靭性较大的有色 金属不宜采用珩磨,可采用研磨或精细镗。研磨对大、小直径孔 均适用,而珩磨只适用于大直径孔的加工。加工精度为IT7级的孔,当孔径小于12mm时,可采用 钻-粗铰-精铰方案;当孔径在12〜60mm范围时,可采用钻-扩-粗铰-精铰方案或钻_扩_拉方案。
若毛坯上已铸出或锻出孔,可采用粗镗-半精镗-精镗方案或粗镗-半精镗-磨孔方案。最后工序 为拉孔的方案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工件材料为未淬火钢、铸铁和 有色金属。最后工序为铰孔适用于未淬火钢或铸铁,对有色金属 铰出的孔表面粗糙度较大,常用精细镗孔替代铰孔。
最后工序为 磨孔的方案适用于加工除硬度低、軔性大的有色金属以外的淬火 钢、未淬火钢及铸铁。加工精度为IT8级的孔,当孔径小于20mm时,可采用 钻-铰方案;当孔径大于20mm时,可采用钻-扩-铰方案,此方 案适用于加工淬火钢以外的各种金属,但孔径应在20〜80mm之 间,此外也可采用最后工序为精镗或拉削的方案。
淬火钢可采用 磨削加工。加工精度为IT9级的孔,当孔径小于10mm时,可采用 钻-铰方案;当孔径小于30mm时,可采用钻-扩方案;当孔径大 于30mm时,可采用钻-镗方案。工件材料为淬火钢以外的各种 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