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请教用渗碳做模具防氧化的方法

来源:www.lzmould.com  时间:2022-04-24 11:04   点击:248  编辑:储和   手机版

谢谢各位朋友的指教,我所做的模具一半都是Cr12C12MovSKD11等,不知道这类的模具会不会出现网状碳化物,还有再请教一下,在哪里可买到加工合适的不锈钢包模纸

Cr12MOV 模具用渗氮还是渗碳好?

渗氮是可以的,没有听过还能渗碳,其本身的碳含量就足够了。渗氮可以进一步增加模具的耐磨性,和提高模具的塑韧性,需不需要还要看你的具体使用条件。因为一旦要氮化,在预处理是就要提高其回火温度,这样会降低模具基体硬度查看原帖>>

渗碳与渗氮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1、渗碳:是对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

2、渗氮: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二、工艺不同

1、渗碳:将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到900--950摄氏度的单相奥氏体区,保温足够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 相似的还有低温渗氮处理。这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2、渗氮: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流动的氨气并加热,保温较长时间后,氨气热分解产生活性氮原子,不断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散渗入工件表层内,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获得优良的表面性能。

三、特点不同

1、渗碳:渗碳钢的含碳量一般都在0.15--0.25%范围内,对于重载的渗碳体,可以提高到0.25--0.30%碳素渗碳钢中,用得最多的是15和20钢,它们经渗碳和热处理后表面硬度可达56--62HRC。

2、渗氮:渗氮前的预备热处理调质--渗氮工件在渗氮前应进行调质处理,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调质处理回火温度一般高于渗氮温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渗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渗氮

1、渗氮比渗碳具更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渗氮后钢件的表面硬度高达950~1200HV,相当于65~-72HRC。

2、渗氮零件比渗碳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可保持到560-600℃而不降低

3、渗氮件比渗碳件具有更高的疲劳强度、抗咬合性能和低的缺口敏感性。

这是由于渗氮层体积胀大,在表层形成较大的残留压应力。

4、渗氮后由于钢件表面形成致密的氮化物薄膜因而耐腐蚀性能比渗碳件好。

5、渗氮温度(500-600℃)比渗碳温度(900-1000℃)低。

渗氮后钢件不需热处理,因此渗氮件变形很小。但是较低的温度使渗氮的速度较慢,需要的保温时间比渗碳长。

6、应用范围不同。

渗氮在机械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特别适宜许多精密零件的最终热处理,如磨床主轴、镗床镗杆、精密机床丝杠内燃机曲轴以及各种精密齿轮和量具等。

渗碳工艺广泛用于飞机﹑汽车和拖拉机等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轴﹑凸轮轴等。

扩展资料

渗碳工艺注意事项:

(1)渗碳前的预处理正火--目的是改善材料原始组织、减少带状、消除魏氏组织,使表面粗糙度变细,消除材料流线不合理状态.正火工艺;用860--980C空冷、179--217HBS.

(2)渗碳后需进行机械加工的工件,硬度不应高于30HRC.

(3)对于有薄壁沟槽的渗碳淬火零件,薄壁沟槽处不能先于渗碳之前加工.

(4)不得用镀锌的方法防渗碳.

渗氮工艺注意事项:

(1)渗氮前的预备热处理调质--渗氮工件在渗氮前应进行调质处理,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调质处理回火温度一般高于渗氮温度.

(2)渗氮前的预备热处理去应力处理--渗氮前应尽量消除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以稳定零件尺寸.消除应力的温度均应低于回火温度,保温时间比回火时间要长些,再缓慢冷却到室温.断面尺寸较大的零件不宜用正火.工模具钢必须采用淬火回火,不得用退火.

(3)渗氮零件的表面粗糙度Ra应小于1.6um,表面不得有拉毛、碰伤及生锈等缺陷.不能及 时处理的零件须涂油保护,以免生锈.吊装入炉时再用清洁汽油擦净以保证清洁度.

(4)含有尖角和锐边的工件,不宜进行氮化处理.

(5)局部不氮化部位的保护,不宜用留加工余量的方法.

(6)表面未经磨削处理的工件,不得进行氮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渗氮、百度百科-渗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