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模具吊环标准?

来源:www.lzmould.com  时间:2024-07-03 02:01   点击:19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模具吊环标准?

1.模具主吊方向上应考虑吊装平衡,可设计两个或四个吊环,或采用吊模块吊装;

2.模具侧面设计翻模吊环孔,主要起到模具翻转作用,尽量设计为和主吊装方向一致;

3.方铁上的吊环由于常和底板连接在一起起吊,设计时应注意设计校核;

4.一套模具上的吊环孔种类最多不要设计超过3种,防止用户吊装时频繁更换吊环。

二、吊环起吊重量标准?

吊环起吊重量的标准,就是不能超过起重机的额定负荷的重量。

三、模具吊环规格及承重?

以下是吊环规格:

公称直径1/4,每英寸20个牙,长1/2

公称直径是10#,每英寸24个呀,长5/16

公称6mm,牙距1mm-螺纹公差6H,长5.2

吊环的承重要根据吊环螺钉的材质,环孔直径为45,单只垂直受力为200公斤,但一般的吊环孔不规整,吊钩直径应留出余量。

以下是吊环的焊接要求:

1、通用吊环开坡口处,将坡口焊平后,再增加6-3mm焊脚。

2、通用吊环不开坡口处其焊脚为吊环板板厚度的0.7倍。

3、通用吊环的吊环端头均需要进行包角焊,其包角焊的焊脚为1.2K(k为焊脚高度)。

4、通用吊环反面的纵横结构是双面连续焊接,应在距离吊环中心1000mm范围内的所有纵、横向构架均需进行加强焊接,其加强焊接的焊脚高度应为在原焊脚高度的基础上再增加2-3mm。

四、旋转吊环螺丝起吊重量标准?

M8吊环螺钉单只起吊极限重量160公斤

数值系平稳起吊时的最大起吊重量; 3、吊环螺钉必须旋进至使支撑面紧密贴合,但不准使用工具扳紧; 4、不允许有垂直于吊环平面的载荷; 5、采用双螺钉起吊方式时,应保证两吊环面在同一平面内; 起吊缆绳夹角不应大于90.

吊环螺钉工作载荷极限表

18 20 25 40 工作载荷极限(T) 0.04 0.06 0.1 0.16 0.25 0.4 0.62 1 1.6 2 2.5 4 5 6.25 10 单只垂直起吊 单只侧向起吊 GB825—88 对吊环螺钉的结构型形式和尺寸、技术要求、起吊重量及使用条件等均有 详细规定.

五、吊环螺钉起吊重量对照表?

(T); 2、表中数值系平稳起吊时的最大起吊重量; 3、吊环螺钉必须旋进至使支撑面紧密贴合,但不准使用工具扳紧; 4、不允许有垂直于吊环平面的载荷; 5、采用双螺钉起吊方式时,应保证两吊环面在同一平面内; 起吊缆绳夹角不应大于90.

吊环螺钉工作载荷极限表

18 20 25 40 工作载荷极限(T) 0.04 0.06 0.1 0.16 0.25 0.4 0.62 1 1.6 2 2.5 4 5 6.25 10 单只垂直起吊 单只侧向起吊 GB825—88 对吊环螺钉的结构型形式和尺寸、技术要求、起吊重量及使用条件等均有 详细规定.

六、m10吊环螺钉起吊重量?

吊环螺钉和直接螺纹起吊的吊具其起吊重量是有区别的,国家也有相关的标准,规定了不同型号的吊具的额定重量的。

保证锚固的吊环,其材质应用HPB300的光圆钢筋,规范规定计算其受拉承载能力时,可按双截面积承担,而其抗拉强度设计值限制为50Mpa(即50N/mm²)。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7节。

七、m8吊环螺钉起吊重量?

M8吊环螺钉单只起吊极限重量160公斤

数值系平稳起吊时的最大起吊重量; 3、吊环螺钉必须旋进至使支撑面紧密贴合,但不准使用工具扳紧; 4、不允许有垂直于吊环平面的载荷; 5、采用双螺钉起吊方式时,应保证两吊环面在同一平面内; 起吊缆绳夹角不应大于90.

吊环螺钉工作载荷极限表

18 20 25 40 工作载荷极限(T) 0.04 0.06 0.1 0.16 0.25 0.4 0.62 1 1.6 2 2.5 4 5 6.25 10 单只垂直起吊 单只侧向起吊 GB825—88 对吊环螺钉的结构型形式和尺寸、技术要求、起吊重量及使用条件等均有 详细规定.

八、0.5吨的模具要用多大的吊环?

用2吨的吊环就可以,起重工具宁可用大点,也不能冒险。

九、模具重量怎么算?

模具钢材分为两种:一种是圆材,一种是板材  其中圆材的重量计算方法:直径(单位mm)*直径(单位mm)*长度(单位mm)*0.0000062=圆材的重量(单位Kg)  例如:Φ90*50的圆料重量=90*90*50*0.0000062  板材的重量计算方法:长度(单位mm)*宽度(单位mm)*厚度(单位mm)*0.00000785=板材的重量(单位Kg)  例如:板材100*100*30的板材重量等于100*100*30*0.00000785  其中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有尺寸为理论尺寸,必须考虑材料的实际尺寸才能计算的更精准,比如锻材和轧材分别,加工尺寸和实际尺寸分别

十、模具重量怎么计算?

模具重量的计算方法因模具类型和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些常见模具类型的计算方法:

1. 塑料注塑模具

- 模芯重量 = (模芯体积 - 模孔体积)* 材料密度

- 模架重量 = (模架体积 - 模孔体积)* 材料密度

- 模板重量 = (模板体积 - 模孔体积)* 材料密度

- 模具总重量 = 模芯重量 + 模架重量 + 模板重量

2. 压铸模具

- 模具总重量 = 模具材料密度 * 模具体积

3. 精密冲压模具

- 模芯重量 = (模芯体积 - 模孔体积)* 材料密度

- 模板重量 = (模板体积 - 模孔体积)* 材料密度

- 模具总重量 = 模芯重量 + 模板重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