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做为模具部门的管理如何制定绩效管理?

来源:www.lzmould.com  时间:2022-09-30 23:53   点击:210  编辑:仇绿   手机版

绩效指标设计
第一条 KPI考核指标的确定
(1)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即关键业绩指标,代表部门的核心责任和当期重点工作。
(2) 公司部门KPI体系是基于公司目标层层分解,是兼顾公司的内部运营和外部市场要求、成果和执行动因等因素之间的动态有机结合。
(3) 首先,依据公司年度发展目标进行提炼公司级KPI,结合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提炼部门级KPI,再综合部门职责提炼的KPI最终形成部门KPI指标库,选择最重要的能反映出被考核部门当期业绩的评价指标作为部门考核指标。
(4) 公司年度计划及任务书构成KPI指标的底线值、基准值、努力值的来源。
(5) 根据公司发展和组织变化的实际需要,由综合管理部牵头组织定期(约1年或根据实际情况)对KPI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将结果提交公司薪酬绩效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即作为下一年度的绩效指标来源依据。
第二条 选择KPI的原则
(1) 少而精原则:KPI指标应能够反映出工作的主要要求,简单的结构可以使管理信息处理和评估过程缩短,提高考核工作效益;KPI指标总和应能解释被考核部门80%以上的工作量;
(2) 结果导向原则:KPI指标的选择要体现出结果优先的原则,首先考虑岗位的工作产出,从工作产出中分析确定主要和次要项目,再依据其重要性进行筛选,最终确定KPI指标;
(3) 可衡量性原则:KPI指标应具备可衡量性、可验证性,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纬度之一衡量:时间、数量、质量、成本;
(4) 一致性原则:KPI指标与战略目标、经营重点保持一致。
第三条 KPI指标的数量和权重设置
(1) KPI指标数量一般控制在5~8个之间;
(2) 每个KPI的权重不高于40%,不低于5%;
(3) 权重一般取5的整数倍。
第四条 KPI指标分类: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1) 定量指标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评价信息,通过对定量指标信息的直接提取对应于定量指标计算公式,最终获得定量结果的业绩考评指标;
(2) 定性考核指标是由被考核部门直接上级对被考核部门的业绩进行评级的业绩考评指标;考核双方需要事先就定性指标的基准行为描述达成一致;
(3) 在制定部门KPI指标时应该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被考评部门进行全面考评,有助于衡量被考评部门的全面绩效。

模具车间管理标准怎么写?

管理标准涉及的东西很多,您具体需要哪方面的?
如有具体问题,可以进行探讨。
管理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基础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生产经营管理标准等。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按其对象可分为技术管理标准、生产组织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业务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制定管理标准的目的是为合理组织、利用和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相互关系及科学地行使计划、监督、指挥、调整、控制等行政与管理机构的职能。
管理标准有:
1)在一定范围内以管理活动的共性因素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管理基础标准。
2)以管理方法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管理方法标准。它包括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行政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法律管理方法等。
3)以管理工作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管理工作标准。管理工作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工作范围、内容和要求;
②与相关工作的关系;
③工作条件;
④工作人员的职权与必备条件;
⑤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及奖惩办法等。
4)以生产管理事项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称为生产管理标准。从广义上来讲,生产管理标准的内容很广,涉及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例如:生产经营计划管理、产品设计管理、生产工艺管理、生产组织与劳动管理、定额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能源管理和销售管理等。从狭义上来说,生产管理标准仅涉及到与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等活动直接相关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管理等方面。
5)对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事项所做的统一规定,称为生产过程管理标准。生产过程管理标准一般包括:生产计划、工作程序、方法的规程,生产组织方法和程序的规程,生产管理控制方法规程等。

管理标准的作用与意义
1) 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秩序
2)有利于管理经验的总结、提高、普及、延续
3)有利于实行按“例外管理原则”管理作业
4)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