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积炭大家都听过
但积炭对车辆有什么影响?
如何才能更好地去除积炭?
接下来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什么是积炭?
积炭是动机内的混合气燃烧不充分导致的。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一部分燃油和少量机油蒸汽以及机油中存在的一些杂质在高温氧化后会形成胶质,之后再经过高温烘烤,就变成了积炭。
什么情况容易加速积炭形成?
01
长期加注质量不佳的燃油
这些燃油往往不够纯净,含有杂质,燃烧不充分时残留物质较多,杂质与燃油共同沉积在发动机内,很容易形成积炭。
02
发动机长期处于怠速状态
城市道路比较拥堵,平时行驶走走停停怠速的情况比较多。怠速时发动机功率输出很小,同样无法充分燃烧汽油,也会增加积炭。
03
长期过度热车、点火驻车
部分车主可能有过度热车或者长时间点火驻车的习惯。若车辆长时间原地静止,发动机正常工作,这种情况也会导致积炭的形成。
04
发动机长期负荷过大
如果发动机长期工作不能休息,或发动机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作状态,通常也会造成积炭的增加。
如何有效去除积炭?
燃油车无法避免产生积炭。当发现车辆存在油耗明显上升、尾气存在异味、车辆动力下降或启动困难等情况时,可能就已经产生大量积炭。
积炭其实并不可怕,及时清洗以及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都可以减少积炭的产生。建议各位车主每2万到4万公里就做一次清炭。但由于积炭基本存在于节气门、喷油嘴、三元催化器以及发动机内部,最好前往汽修机构由专业人士进行清洗。
汽车发动机积碳常规处理方式-概述溶解剂(打吊瓶)
拆卸清理
燃油宝清理
上述三种方式是发动机积碳最常见的积碳清洁方式,其中至少有两项效果很差或者有“副作用”,首先从最不靠谱的燃油宝开始解析。
燃油宝清洁积碳-隔靴搔痒加油站兜售的燃油宝对于懂一些汽车结构的用户而言应该是毫无吸引力的,因为发动机的“转速很高”。燃油宝是通过油箱加注与燃油混合,使燃油具备一定程度的积碳溶解能力;在启动车辆后通过油泵吸入燃油将“清洁燃油”送至喷油嘴,之后则是在发动机正常运转的过程中以高频率进行“溶解”。然而发动机并不会留给这些“清洁燃油”溶解积碳的时间。
名词解释:转速RPM。发动机的转速可以理解为每一分钟曲轴运转的速度,也可以理解为每分钟发动机喷油做功多少次;汽车正常的代步转速约为2000转上下,也就是说每一次喷油做功的时间约为0.03秒。汽车装备的发动机为四程冲内燃式热机,一次做功分为进气压缩膨胀排气四个步骤,其中压缩冲程即会产生足以蒸发液态燃油的高温。
“清洁汽油”能够用以溶解积碳的时间是0.03秒的四分之一不到,约为0.0075秒(7.5毫秒)。人扎眼一次需要的时间约为0.3秒左右,留给燃油宝清洁发动机积碳的时间比扎眼的速度快了40倍,这种运行状态足以说明燃油宝还能否清洁积碳。不过有一些燃油宝的成分会提升汽油的标准燃烧火焰温度,利用高温倒是能够烧蚀掉一些“浅表层积碳”;只是超预设高温的火焰总会损坏喷油嘴或火花塞,同时会加速冷却液的消耗,这种方式不可取。
溶解剂-打吊瓶“吊瓶清积碳”的方式最常见,不过效果并不够理想而且也有可能带来问题。积碳会附着在发动机的气缸几乎所有位置,比如火花塞、喷油嘴、节气门、活塞以及气缸;这些积碳在形成初期会是胶质物,但是在发动机运行中产生高温的烘烤下会逐渐成为质地坚硬的碳状物,清理需要很大的力道。
而通过高压罐配合溶解剂不断溶解冲洗这些积碳,能否全面的溶解是个大问题,溶解后残留的积碳在启动瞬间是否会污染机头也是个问题;发动机在正常运行时燃烧室会有很大的压力,高压会产生窜气(被压入曲轴箱),通过强制通风的方式可以将这些风废气二次利用。但在高压下是否会将过量的溶解剂压到活塞环下方,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不好说。
其次高压罐冲洗溶解积碳还有可能出现积碳的大块脱落,这些积碳被溶解后并不是通过“手术级”内窥镜加“机械爪”一点点的“捏出来”,而是在溶解脱落后直接启动发动机,让这些集体那参与燃烧。如果存在大块脱落的积碳则无法在瞬间燃烧,结果是随着排气排出发动机直到进气歧管再到三元催化器;催化器的滤芯总会是数百目的“蜂巢状”,这些小孔会被排期中的大块积碳堵塞,催化器一旦堵塞则会提升排气背压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与油耗升高。这是高压罐溶解积碳最常见的问题,所以这种方式也不建议考虑。
拆卸清理-效果最好发动机的积碳主要集中在火花塞喷油嘴节气门氧传感器以及三元催化器等位置,这些零件是很容易拆卸的,尤其是发动机的相关配件。所以清理积碳建议直接拆零件,利用溶解剂浸泡后用物理方式清除效果最清楚;在清理这些位置的积碳后发动机往往能恢复理想的工况,毕竟燃烧室内部的积碳并不会很夸张。
三元催化器属于排气系统,拆下的唯一难度在于是否有举升机。拆卸后同样用溶解剂浸泡2小时最有,只有冲洗烘干即可;没有专业溶解剂也可以尝试用草酸,不过这种化学原料多多少少对滤芯会有些损伤,所以只有些老旧车辆会选择草酸清洗。完成这些步骤之后车辆会像新车一样“精神”,建议用这种最原始但也最有效的方式清积碳。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