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数控就是机床数字(程序)控制,即:事先编好加工工艺流程输入设备的控制系统,然后由该系统控制设备自动加工运行.
数控技术是机械行业的前沿技术,由于培养人才不易且需要大量昂贵数控数控实践设备,不是一般学校能承受的,所以招生量供不上用人量,尤其是数控高手更是人才难求.
所以,该专业是目前就业较好的专业,且一但工作,则工作稳定工资收入也还可以.
但该工作环境苦一些(这也是一些人不愿从事该行的原因)
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计算机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工电子技术、高级车/铣工艺学、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加工、数控原理、模具CAD/CAM、数控机床调试、维护与故障排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LC、机床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加工中心实习等技能训练
塑胶模具加工工艺有哪些?
一般如果有现成的模具模板,只需要工艺加工型腔、型芯,钳工做孔装配就可以了。如果一切都从头做起,就要从开始下料,铣、刨、磨,模板的外形,然后再开始加工型腔、型芯等。加工型腔、型芯一般是采用线切割、电火花、数控铣床或者加工中心来加工。
数控加工一组零件需要4分钟上下活2分钟中间加去毛刺,30分钟吃饭,8小时工作制,每十个活全尺寸量一量
先按7.5小时计算一下能做多少。
7.5×60/(4+2)=75(件)
再考虑人的休息和生理需求,包括机床故障调试,一般再乘以80%。
75×80%=60(件)
班产量定60件,比较适合。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及时采纳为最佳答案,谢谢!
精密模具配件加工设备及技术有哪些?
精密模具的制造离不开那些先进的加工设备。而精密模具制造的主要工艺有CNC铣削、慢走丝线切割、电火花、磨、车、测量、自动化等等。
一、CNC铣削加工
从传统的普通铣床到三轴加工中心,再发展到如今的五轴高速铣削,使得再怎么复杂的三维型面零件的加工几乎都可成为现实,材料的硬度也不再是局限问题。塑胶模具的主要型腔、型面都由CNC铣削加工来完成,胶模具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CNC铣削技术的革新。
二、慢走丝线割加工
慢走丝线割加工主要用于各种冲模、塑料模、粉末冶金模等二维及三维直纹面零件的加工。其中加工冲压模所占的比例要数最大,冲压模的凸模、凸模固定板、凹模及卸料板等众多精密型孔的加工,慢走丝线割加工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在注塑模具制造中,常见应用有镶件孔、顶针孔、斜顶孔、型腔清角及滑块等加工,一般来说加工精度要求没有冲压模具那么高。
慢走丝加工是一种高精密的加工方法,高端的机床可达到小于3μm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可达Ra0.05μm。目前已可实现0.02~0.03 ㎜的电极丝的自动穿丝切割,实用的切割效率可达200㎜2/min左右。
三、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适用于精密小型腔、窄缝、沟槽、拐角等复杂部件的加工。当刀具难于够到复杂表面时,在需要深度切削的地方,在长径比特别高的地方,电火花加工工艺优于铣削加工。对于高技术零件的加工,铣削电极再放电可提高成功率,相比高昂贵的刀具费用相比,放电加工更合适。另外,在规定了要作电火花精加工的地方,用电火花加工来提供火花纹表面。
四、磨床加工
磨床是对零件表面进行精加工的精密设备,尤其是淬硬工件。模具加工使用的磨床主要是平面磨床、万能内外圆磨床、坐标磨(PG光学曲线磨床)。
小平磨床主要用来加工小尺寸的模具零件,如精密镶件、精密模仁、滑块等。大水磨床常用于较大尺寸的模板加工。现在,平面磨床砂轮线速度和工作台运动高速化已成为普遍潮流,由于采用了直线导轨、直线电机、静压丝杠等先进的功能部件技术,运动速度有很大进步,另外还不断完善了砂轮修整技术。
五、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也是模具车间常用的加工设备。其加工范围是所有回转体零件。由于数控技术的高度发展,复杂形状的回转体可以通过编程来简易实现,并且机床可以自动更换刀具,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与制造技术日趋完善,甚至有以车代磨的趋势。常用来加工模具中的圆形镶件、撑头、定位环等零件,在笔模、瓶口模具中应用广泛。事实上,先进的数控车床其功能已不再局限于“车”,已拓展为车铣复合一体机床,一个复杂、多工序的零件,甚至可以一次性全部加工搞定。
六、测量
从模具设计初期所涉及的数字化测绘,到模具加工工序测量,到模具验收测量和后期的模具修复测量,高精密测量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七、快速装夹定位系统与自动化
一个模具零件往往需要使用多种工艺才能得以制造完成。这个过程中,零件要进行不断的装夹与校正,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机床也是处于闲置状态,昂贵的设备其加工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随着制造业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更短的生产周期是这一发展趋势。国外的夹具制作商,采用一套稳定而精确的基准系统,实现了铣削、车、测量、电火花加工等工艺的统一基准互换,在机床上只需一分钟左右快速完成电极的装夹与找正,重复定位精度在3μm以内,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设定时间,大幅度提高了机床的实际运行时间。事实证明,这是现代化生产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