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一篇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概论论文( ?

来源:www.lzmould.com  时间:2022-02-07 22:55   点击:242  编辑:申屠滢   手机版

  摘 要:根据模具行业对人才能力的培养要求,改革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推行模块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模具专业;教改实践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具技术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目前在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误区: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二是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工厂较长时间的再培训,延缓了上岗的时间。
  面对模具制造与加工业对“零距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近年来进行了—些探索与实践。 一、改革培养模式,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为此,我们做了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了以专业教师、省内模具行业知名专家和大型模具厂·,家代表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用以指导专业的发展方向。指委会成员参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制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的指导;二是组织专业教师到兄弟学校、20多个模具厂家现场参观考察,了解高职模具专业的办学特点、岗位能力、要素和岗位需求情况;三是组织教师对高职教育与中专、普通本科教育在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专业的目标定位,通过考察参观和学习讨论,大家认识到:高职教育有着特殊的内涵和特征,既不能把它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能把它办成中专教育的“延伸”,要根据模具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培养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学生动手能力强应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应以“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切实抓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二、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 1.改革课程设置 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生产岗位的需要,我们通过认真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调整与改进,减少了一些课程上的理论重复,将一些理论知识有机地融人到实践教学中去。
  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设置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五金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突出了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1∶0。
  8调到1∶1,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在质量评价中,实践课与理论课同等对待,实践技能考核不及格的不予毕业,从这些硬性措施上保证了课程改革的落实。 2.推行模块式教学 模具技术的发展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直接反映出模具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要求。
  我们打破了“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实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模块式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即教学内容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见图1)。模块确定后,对每一模块又提出具体要求,这样,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1)模具设计模块的要求:能运用常规设计手段和专业模具设计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模具、塑料模具设计;同时能进行模具制造成本核算。 (2)模具制造模块的要求:①普通机械加工模块。
  能熟练地编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并能熟练地使用普通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②数控编程加工模块:能熟练地使用手工方式和 CAM方式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能熟练地操纵数控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③模具特种加工模块:能合理地选择电极材料并设计、制造出合格的电极,并能熟练地使用电火花成形机床及线切割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④模具装配调整模块:熟悉模具装配、试模、调整及维修的全过程,能熟练地使用模具钳工常用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装、工具进行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